創造精品 我們努力著
點擊數:269022011-10-30 00:00:00 來源: 年鑒網
《哈爾濱年鑒》自1987年創刊以來,已經編纂出版了23部。近年來,為編纂出版精品年鑒,我們力求準確把握城市綜合年鑒的定位,正確處理規范和創新的關系,科學設計年鑒框架,努力提高年鑒的資料性和實用性,不斷強化編纂工作力度,《哈爾濱年鑒》的整體編纂質量有了新的提升,社會效益進一步擴大,在城市綜合年鑒的編纂實踐中努力探索著。下面從六個方面匯報我們的編纂情況和體會。
1.加強學習,努力提高編輯和撰稿人的業務水平。一部高質量年鑒的出版,需要一支高素質的編輯隊伍。一名合格的編輯首先要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敏銳的洞察力,還要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要有較強的業務水平,具有一定的鑒賞力,按照年鑒的編纂體例,能在浩如煙海的素材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我們在編輯過程中要求每位編輯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責任感,要有對歷史負責的精神。所刊載的內容要經得起歷史考驗,對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我們常說年鑒編輯工作是個良心活,我們要操守我們的職業道德。
在編輯業務培訓中,一是建立例會制度。每周安排一至二次集中學習時間,學習內容較為豐富,如《哈爾濱年鑒》編纂體例,《哈爾濱年鑒》編輯工作基本要求,《哈爾濱年鑒》關于使用文字、數字、標點符號和黑白版式有關規定的暫行規定,以及《文字法》等二十余個行業法規、規章和制度等。同時,對《哈爾濱年鑒》每年的勘誤和清樣進行講評。通過學習和講評,大家統一了思想、明確了要求、提高了認識,對快速組稿、提高編輯加工和校對質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二是找差距,虛心學習兄弟年鑒的先進做法。在框架設計、選題、條目撰寫和版式設計等方面,都學到了很多,獲益匪淺。三是注重年鑒理論學習。加強年鑒理論的學習和探討,牢牢把握新時期年鑒工作的規律性和發展方向,用年鑒理論指導和規范年鑒的編纂實踐的經驗。
在撰稿人培訓方面,為了提高年鑒撰稿人的寫作水平,充分調動各單位的積極性,我們一方面多次組織撰稿人赴外地考察學習。通過這項活動,密切了編者和作者關系,促進了編纂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利用每年一次的全市年鑒工作會議機會,大會進行業務輔導,強化參會撰稿人的年鑒意識,強化年鑒工作。三是采用集中時間、集中地點進行系統業務講座的方式,對撰稿人進行業務培訓,明確年鑒的編輯方針、撰寫要求、書寫格式、圖表征集、稿件審核等要求,有力地促進了組稿的順利進行。
2.與時俱進,在框架設計上凸顯地方特色?!豆枮I年鑒》創刊伊始,吸取了編纂水平較高的兄弟年鑒的寶貴經驗,高起點、高標準搭建了《哈爾濱年鑒》的編纂框架,并在年鑒的編纂工作實踐中不斷規范和完善,使其更具科學性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在框架設計中,我們既涵蓋了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涉及到的各個領域,也從不同角度突出了地方特色,如哈爾濱市是全國轄區縣(市)最多的省會城市,同時區縣(市)在哈爾濱城市發展中和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將區縣(市)欄目放在全書較前的位置。又如哈爾濱市為擁有廣大農村的省會城市。盡管哈爾濱是老工業基地,工業在城市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許多企業特別是軍工企業的轉型,致使工業發展阻力重重,可反映的內容較少,據此我們也超常規地將農業部類放在工業之前。此外,我們還設置了“老工業基地振興”“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保護性建筑”“哈爾濱風情”等欄目,突出了時代性和地方特色。
3.精選精編,努力提高信息含量。在編輯《哈爾濱年鑒》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內容題目的選擇,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我們的工作。除了按體例要求組織稿件外,每年在編刊前,都要經過編輯與作者溝通、編輯與主編審定的過程,制定出《固定性選題和可變性選題》。同時,在編輯過程中不斷補充和完善,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大事、要事、新事和有地方特色的事。我們還不斷挖掘一些深層次的選題和綜合性的選題,如“中共哈爾濱市委員會歷次代表大會”、“哈爾濱市環境質量公報”等。
在編輯加工上力求精益求精。編纂人員在編輯《哈爾濱年鑒》過程中,注意把好五關:即政治關、事實關、數字關、技術關和保密關。一是政治關。編輯人員注意學習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掌握黨的出版方針和國家對出版物的有關規定,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好政治方向,制定每年的編纂大綱和選題計劃,并運用到編輯稿件中。二是事實關。事實是否準確,是衡量有無使用價值的標準。年鑒社編輯人員注意掌握所承擔部類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術語,及時與作者溝通,確保事實準確無誤。三是數字關。數據是年鑒的基礎。年鑒的基本表現形式是用數據說話。在編輯過程中,做到數據豐富而全面,總項與分項相等,當年與上年比較,部類與部類核對,全書以統計局提供的數據為準,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權威性。四是技術關。年鑒在編輯過程中,有它自身的體例要求,條目行文有嚴格的規定。編輯人員能夠做到思想統一,嚴格按年鑒體例和選題計劃進行組稿和編輯加工。五是保密關?!豆枮I年鑒》由于是公開出版物,并通過香港發行到國外,因此,做好保密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求供稿單位把好第一道關,該反映的內容和數據反映,不該反映的堅決不反映。另一方面出書前,請保密辦進行審稿和把關,確保年鑒所反映的內容不泄密、不失實。
4.精益求精,進一步提高校對質量。年鑒作為工具書,準確無誤的文字是核心。我們采用一唱五校制度。一校為雙人唱校,二校和四校責任編輯自校,三校為交叉校對,五校為聘請有較強文字能力的專業人士進行通校,六校為送編委會進行審校。其中,最受益的是唱校和交叉校對。同時,建立獎懲制度,對差錯率較低的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差錯率高的給予批評和懲罰。此舉,既調動了積極性,又提高了大家的責任意識和精品意識。
5.推陳出新,提高裝幀設計水平。2009年,對《哈爾濱年鑒》的封面進行了重新設計,封面設計采用虛實、對比、漸變等設計元素,將哈爾濱的地域標志和年鑒的莊重嚴謹風格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用毛體的“哈爾濱”和印章形式的“年鑒”表示書名,彰顯了工具書的凝重感,充分體現了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時代特征的設計理念。同時,在公益廣告上采用了主題式的編排形式,分別以“哈爾濱獲得的榮譽”、“數字哈爾濱”、“今日哈爾濱”、“魅力哈爾濱”、“和諧哈爾濱”、“生態哈爾濱”等主題,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和示意圖刊載了過去一年哈爾濱的發展和變化。
與此同時,在內文的編排和版式設計上力圖豐富和變化。照片、文字、表格、示意圖等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參見、鏈接、小資料、中英文目錄、索引等工具書要素完整齊全。尤其在版式設計上,更顯豐富和多變,進一步消除了視覺疲勞。
6.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科學管理。年鑒的出版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每個環節絲絲相扣。從制定選題、組織稿件、編輯加工,到校對和核對數據等,既合理調配時間,又狠抓質量,減少了差錯量,保證了出版的時間和質量。同時,我們還建立了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及時溝通和解決組稿、編稿及校對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以此保證下一步工作的順利進行?!豆枮I年鑒》實行四級審稿制度,除按體例、大綱、選題嚴格審讀外,我們還請有關專家進行把關,確保年鑒刊載的資料具有準確性和權威性。我們還制定了許多相應的規章制度,對編輯、校對和版式設計等都做了具體的規定。
2006年,哈爾濱年鑒社不斷加強業務管理,我們借鑒企業生產調度方式,編制了《〈哈爾濱年鑒〉編輯出版流程進度表》,將組稿、編輯、審稿、錄入、校對(一~四校)、送審、清樣等工作程序,一一列入其中,并懸掛上墻,使年鑒出版進度一目了然,并依據實際情況對下一步工作做出及時安排。同時,起到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及鼓勵先進、督促后進的作用。
【作者:哈爾濱年鑒社 張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