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xb2v8"></tr><delect id="xb2v8"><em id="xb2v8"></em></delect>
    <var id="xb2v8"><sup id="xb2v8"></sup></var>
      <optgroup id="xb2v8"></optgroup><sub id="xb2v8"></sub>
      1. <var id="xb2v8"><sup id="xb2v8"></sup></var>
              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主辦:中國出版協會年鑒工作委員會

              首頁>>回顧與展望>>圖書簡介

              《圖書年鑒》的啟示

              點擊數:288812011-02-22 00:00:00 來源: 年鑒網

              1933年由南京中國圖書大辭典編輯館發行,楊家駱編輯的《圖書年鑒》是我國較早的圖書文獻學??颇觇b之一?;仡櫁钍暇庉嫛秷D書年鑒》的動因及其編輯過程、體例安排,我們會在今天的編鑒工作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上個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我國現代出版業自1919年新文化運動后走向第一個高峰的時期。隨著蔣介石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的出版業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個時期南京出現了數家有影響的書坊(出版社),位于倉巷街78號的中國詞典館就是其中較為有名的一個。該館的主持人楊家駱出身于金陵世家,幼嗜目錄之學。于國學專修館肄業后供職于教育部圖書館,后主持中國詞典館,編輯出版了一系列辭典、年鑒式工具書,《圖書年鑒》就是其中一種。

              19337月出版的《圖書年鑒》創刊本分上下兩冊,150萬字,列為《中國圖書大辭典》百種之第67種,也是楊氏所著《仰風樓叢書》10種之一。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中國圖書事業志”,闡述了編纂《中國圖書大辭典》的目的和分步打算,匯羅收集了19333月以前頒布的有關圖書館和圖書出版的有關法令法規,調查記錄了全國各地圖書館、出版機構的分布和學術活動情況。第二部分是“新書總目提要”,把8474種圖書分為14702397個分支類,按照“假定之類名,分別歸納成為補編,更就初編所定之類名,以各書之篇節,各雜志論文又分別歸納成為二編;再就二編所定之類名,以各家所論定之學術分科系統,以及蕓蕓之事物,分別予以論理的評納,成為定本。務使古今中外之載籍以及圖表、論文、文件在此均有極合理之固定位置”(新書總目概述)。楊氏這種分類方法打破了當時最流行的杜威十進法和一切“擬十進法”、“改十進法”的定規,是一個大膽的獨創。楊氏認為,在中國“宗教一類那樣少,社會科學和文學又那樣多”的情況下,杜威法的分類體系不足以恰到好處地表現中國學術的發展。他曾創“圖書論文標準類典”,又在先于《圖書年鑒》的《四庫大辭典》的編纂中首次采用歐美通行的字典式混排體例,對辭書、字典等工具書如何更好地滿足讀者的檢索需要,方便讀者使用,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在編纂《圖書年鑒》時,楊氏更進一步提出了類目劃分的四條原則:要能使讀者從此得到一個整個學術論理的系統概念;要能使讀者從此一瞥20余年來中國學術發展的全景;各類題的涵量應求有相當的平衡;一般人應用分類的習慣和學術未來情形的推測亦不可忽略?;谏鲜鏊狞c認識,楊氏創立了自己的以“理想中的論理的學術分科系統”為綱的類目體系,將人類的知識分為總類、哲學、語文學、文學論著、創作文學、翻譯文學、藝術論著、教育、自然科學、應用技術、社會科學、經濟、政治法律、歷史地理等14個類,將近萬種書各按性質去歸納,并稍加折中。各類之下,總論在前,分述在后;合集在前,別集在后,在類目的細分和前后排列的次序上,都力求照顧讀者的閱讀習慣。

              《圖書年鑒》出版后,深受讀者歡迎,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重版了四次。當時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為本書題詞:“扶助圖書事業,造成讀書風氣”。燕京大學名教授劉廷芳稱贊它是“學術界急需之工具”。

              回顧《圖書年鑒》的成書歷程,總結它的成功經驗,對于推動今日年鑒事業的發展,做好《連云港年鑒》框架設計和篇目設置,進一步提高《連云港年鑒》的實用性和質量,會有一些有益的啟示。

              啟示一:增強時效性和實用性,是年鑒題中應有之義

              《圖書年鑒》是楊家駱《中國圖書大辭典》系列工具書之一種。該《大辭典》從1928年春開始正式編纂,第一期編纂的是《四庫大辭典》、《叢書大辭典》、《清代著述志》等六種,到1930年,楊氏在搜集、整理和考證資料的過程中,認識到不能忽略近年出版的新書,遂有《圖書年鑒》的編纂。這就是說,《圖書年鑒》在確定自己的編輯方針時,明確地把收錄范圍界定在“近年出版的新書”,一方面使《圖書年鑒》有別于《中國圖書大辭典》中其他的書,另一方面也更合乎書名“年鑒”的編纂目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年鑒“一年一鑒”的基本特征已得到公認。作為一種連續出版物,年鑒講求其登載內容的連續性和時間上的可銜接性。只要內容可銜接,其起迄時間可以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而言,為了搜集材料的方便和查閱的實際需要,我們現在都是把一年的1月~12月作為取舍材料的時間標準。但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地年鑒“特載”類目中收錄的“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預決算報告”等,一般都收錄年鑒出版當年各地召開的人代會、政協會上的報告,就突破了這個標準。這是為了突出年鑒的時效性,增強年鑒的實用價值,從而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同樣,在“附錄”等一些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聯系較多的類目中,也要更加突出時效性,把最新的資料、信息展示給讀者,而不能拘泥于年鑒收錄時間范圍的限制。因為如果登載的是去年的電話號碼而今年已經換號,年鑒就會失去工具書的作用;如果登載的旅游景點導讀還是幾年前的情況,就會對讀者產生誤導。2007818日,連云港市電話號碼升至8位,按照年鑒記載上一年度情況的傳統做法,升位后的新號碼要在2008年卷《連云港年鑒》中才能得到反映。為了及時準確地反映這一情況,方便讀者使用,我們在2007年卷年鑒中把全部涉及到的電話號碼做了升位處理,并在“編輯說明”中單列一條加以說明。

              啟示二:全面、科學的篇目框架,是年鑒承擔其“系統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 

                   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的年度資料性文獻”職能的前提

              楊家駱在編纂《圖書年鑒》之初,便確定了其分類的原則,即要使讀者得到一個完整學術論理的系統概念,并從此了解學術發展的全貌。因此,表現在《圖書年鑒》的類目設置上,便是通過總類、哲學等14個大類囊括當時出版的所有圖書。今天看來,楊氏的14大類在內涵上有包容,在外延上有重復,如把創作文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并列,在分類上是不嚴謹的。但其試圖突出反映當時創作文學繁榮的努力卻是值得肯定的。今天的地方綜合年鑒,是“系統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的年度資料性文獻”。其篇目設置都是在互相借鑒、揚長避短的基礎上,根據學科發展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而斟酌設立的。如《連云港年鑒》,1999年創刊號借鑒了《江蘇年鑒》大分類的做法,把全部篇目分成特載、政治、經濟等16個大類;2000年起,結合創刊號年鑒編輯實踐中的某些問題,借鑒兄弟省市的經驗,把篇目分成特載、連云港概貌、工業、農業等30多個大類。不管采取哪種分類方法,我們都遵循這樣一條原則:類目內涵盡量擴展,外延沒有交叉,確保全市年度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能及時得到反映,并在年鑒里有其合適的位置。對某些內涵、外延上有重復、交叉的大類,原則上應盡量合并,并在一級類目下設不同的二級分目加以反映,例如《連云港年鑒》的“地方風采”大類下設立“英模人物”、“連云港的中國之最”、“港城老字號”等二級分目反映連云港的風土人情,這樣既合理分了類,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類目的篇幅。對于某些特色性類目,我們一方面通過“前置”突出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對于它與其他類目可能出現的交叉,通過區分職責,合理界定兩者分工。如《連云港年鑒》從2006年起設置“年度聚焦”類目,著重反映市委市政府上一年度的工作重點和全市性的發展成就。在實際過程中,我們發現“年度聚焦”類目與老欄目“地方風采”在采集資料和編輯資料中有重復和交叉。經過討論,我們把“年度聚焦”定位于事關全局、影響重大的全市性大事、要事上,而讓“地方風采”更多地承載一些單項性、行業性的成就。篇目框架的合理科學也體現在二級分目和條目的設置上。二級分目的設置要著重在外延的拓展上下工夫,根據年鑒編纂的宗旨,盡可能涵蓋大類應包含的各方面內容。在撰寫條目時,還要引導作者正確處理好條目的“森林”與“樹木”的關系,處理好“常規條目”與“特色條目”的相互關系,處理好單位特色與年度特色的關系,做到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啟示三: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是年鑒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動力

              在《圖書年鑒》中,楊家駱拋棄了當時世界上十分流行的杜威十進分類法的定規,在分類標準上首次以他理想中的論理的學術分類系統組織、歸納圖書文獻,在編排技術上首次采用歐美流行的字典式混排的體例,開創了年鑒編纂史上兩個先河。在實踐中,為照顧當時圖書出版的實際情況,突出當時比較繁榮的學科的影響,他把本應屬于二級分目的“創作文學”、“翻譯文學”提升為一級類目,與“社會科學”、“經濟”等并列,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如今,70多年過去了,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年鑒的理論探討正在與時俱進,不斷向縱深發展;年鑒的實踐在強調實用性、服務性的同時,正在不斷創新,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這種創新首先表現在分類標準的靈活性上,不再拘泥于某個固定的分類法或者既定的標準,而是根據地方實際和編纂過程中的方便,選擇合適的分類方法,并在實踐中加以調整和完善。其次,這種創新還表現在年鑒的服務功能正在前所未有地被強調和發揮。在《鹽城年鑒》里,我們能找到公交線路;在《連云港年鑒》里,我們能找到旅游導讀;還有諸如此類的服務指南、購物向導,在楊氏時代的年鑒里是很難顧及的??梢赃@樣說,在今天,絕大多數年鑒的“附錄”,都是為讀者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設立的。鑒于附錄的高附加值和高信息含量,附錄在全書文字中的比例有越來越高之趨勢,如《武進年鑒》已達16%,《香港經濟年鑒》更是高達20%。當然,有關這方面還有許多創新性的工作可做。例如,配合對外宣傳和招商引資的需要,可以在“附錄”中登載“投資指南”、“企業名錄”、“名特優產品介紹”等;還可以把本地與外地的對比資料放入“附錄”。第三,這種創新還表現在年鑒形式的多樣化和載體的創新上?!吨袊蟀倏迫珪酚袉尉肀?、整套本,單卷本和整套本中又有特種本、甲種本、乙種本,不少卷有簡裝本、縮印本,全書還有簡明本、光盤本、精粹本。日本的《世界大百科年鑒》按月出版活頁版,很受歡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都為今天仍比較單一的我國地市級年鑒出版形式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也是創刊十年的《連云港年鑒》今后努力的方向。

              (Top) 返回頁面頂端
              亚洲欧美日韩网站_青青色在线视频_999视频在线播放777_果冻传媒91cm
                <tr id="xb2v8"></tr><delect id="xb2v8"><em id="xb2v8"></em></delect>
                <var id="xb2v8"><sup id="xb2v8"></sup></var>
                  <optgroup id="xb2v8"></optgroup><sub id="xb2v8"></sub>
                  1. <var id="xb2v8"><sup id="xb2v8"></sup></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