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劉火子—新中國年鑒事業的奠基人
劉火子(1911~1990)曾用名劉佩生、劉寧。生于香港,原籍廣東臺山。新中國第一本綜合性年鑒《中國百科年鑒1980》創刊者、首任主編。
30年代初在中學任教,開始撰寫文藝評論,并出版詩集《不死的榮譽》等??谷諔馉幈l后,進入新聞出版界,曾任香港《大眾日報》記者,《珠江日報》采訪主任,香港微光出版社、韶關《建國日報》編輯,桂林《廣州日報》采訪主任,并以戰地記者身份到華南戰場采訪。日本投降前后,在重慶《商務日報》任要聞版編輯。1946年3月任上?!段膮R報》要聞版編輯。1947年7月赴香港,在《新生晚報》任《新潮之鑰》副刊主編。翌年9月參與《文匯報》在香港復出的創辦工作,先任編輯主任,后任總編輯。1951年4月由香港回上海,任北京《教師報》編輯主任、上?!段膮R報》副總編輯。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文匯報》夜班編輯工作中,他與其他編輯一起,悉心研究國內外報紙的特點,首創中國橫排報紙八欄編排法,這種版面編排模式,后來為全國報紙所普遍采用。
1978年調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任副總編輯、編審。帶領編輯部全體同仁,反復討論框架??蚣芏ㄏ聛硪院?,他又親自帶領大家向自然科學界、社會科學界、文學藝術界組稿,向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及各省市辦公廳組稿。最終,僅半年的工夫,一部高密度、大容量的《中國百科年鑒》,便于1980年春夏之交與讀者見面了。它的問世引起海內外注目。很多專家學者稱贊這部年鑒是“集萬卷于一冊,縮一年為一瞬”,是“昨天的記錄,今天的鏡子”。中央領導還把這本年鑒作為外交禮品贈送給外國友人。之后許多部門、許多地區都有編年鑒的愿望,可是他們也同樣缺乏經驗,紛紛來《中國百科年鑒》編輯部討教,包括解放軍也來咨詢。為了滿足各方的愿望,《中國百科年鑒》編輯部主辦了一次年鑒研討會,與會的有六七十人。上海市委副書記夏征農到會講話。分社總編陳虞孫和副總編劉火子的發言,得到與會者的贊同。這樣,作為年鑒先行者的《中國百科年鑒》,很自然地成為了中國年鑒事業的中心。從1980到1987年,劉火子一連主編了八部《中國百科年鑒》,直到他病倒入院。1990年因病在上海逝世。著有通訊集《和最可愛的人在一起》。